保護知識產權,紅門在行動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靈魂。沒有創新,企業便失去了發展動力,而如果企業因創新而產生的知識產權得不到有力的保護,那么創新便會很快被復制,使創新產品失去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不尊重其他企業的知識產權,將可能引發法律糾紛,疲憊應對知識產權糾紛的同時,自身的發展也將受到限制!奥坊-陸風抄襲案”、“王老吉-加多寶之爭”,無一不顯露國內企業對知識產權的日益重視。
經典案例之“IPAD”商標權屬糾紛案
“IPAD”商標對蘋果公司來講意義重大, 2009年進入中國市場前,蘋果公司與唯冠集團旗下一家子公司——臺灣唯冠公司達成協議,約定將IPDA商標以3.5萬英鎊價格轉讓給蘋果公司。而唯冠集團旗下的另一家子公司深圳唯冠公司早在2001年已注冊并擁有在中國大陸IPAD商標的所有權。為合法進駐中國大陸市場,2010年4月19日,蘋果公司起訴深圳唯冠公司,主張根據與臺灣唯冠公司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書》及相關證據,請求判令 “IPAD”商標專用權歸其所有且判令深圳唯冠公司賠償其損失400萬元。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了原告訴訟請求。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最終決議雙方以蘋果公司支付6000萬美元給深圳唯冠公司的結果達成調解。
該案的成功調解了當時已瀕臨破產的深圳唯冠公司的資金問題,也徹底解決雙方在美國、香港以及國內的一系列紛爭,向國際社會展示了我國日益成熟的知識產權制度和司法保護狀況。
經典案例之“小米”因專利侵權在印度遭禁
短短幾年時間,小米這家以火箭速度崛起的廠商在今年一度達到智能手機行業全球第三、中國市場第一的高度,可謂一直順風順水。然而,在邁出國際化的第一步之后,小米開始遇到真正的挫折。小米在印度受挫源自愛立信提起專利訴訟,起訴小米手機中的核心技術侵犯愛立信的專利技術,法庭裁定小米侵權并下發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銷售和進口手機。
這一事件對小米的影響是直接和深遠的,小米如果想要繼續在印度市場銷售手機,一定要付出更多金錢、時間和精力;長遠來看,這一事件將對小米海外市場的拓展產生影響。在小米計劃中,印度是小米拓展海外市場的第一站,是其手機第二大市場,此番受挫,對于其未來全球市場規模的影響很大。小米也不像中興華為等本身有大量專利積累,未來,小米遇到的攔路虎恐怕將不止愛立信一個,這類訴訟也將不只發生在印度,小米的海外擴展難度將會更大。
“紅門”理念
知識產權關乎企業的競爭力與社會的創造力,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越來越多的涉及到有關知識產權的爭議和糾紛,隨著對外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對我國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就顯的格外重要。
紅門成立以來,注重技術革新,更注重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紅門總公司紅門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出13大系列100余種產品,自主申報獲得100多項國家專利,湖南紅門十余項技術已獲得國家專利,有更多的技術專利在受理過程中。
紅門愿意花時間、精力、財力在技術革新與知識產權保護上,是因為紅門深知對于企業而言,不創新是死路,創新了不保護更是死路。注重知識產權保護不僅因為這是在其他企業侵犯我們權益時最有利的武器,更是企業站在更高視野、開拓更廣市場的必經之路。

- 上一篇: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紅門,為夢想造樓梯 2016/12/3
- 下一篇:第二屆職工之星評選總決賽 2014/4/10